幾何PPP項目績效考核的三種類型分析——以水環境綜合治理為例
來源: 編輯: 更新于:2018-1-4 閱讀:
3、綜合考評
綜合考核,這里是指對水環境治理項目各子工程(項目)進行逐項打分(扣分),最終匯總得出一個綜合考核得分,并以該得分作為項目的整體付費依據。典型案例是華東某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PPP項目。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6條河流綜合治理和大學城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深度凈化及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項目運營維護工作包括污水管道日常養護、污水泵送、截污涵閘、水面保潔、水體綠化養護(水生植物)、水體綠化養護(浮島綠化)、河道清淤、綠化養護(僅限于青龍河、陷泥河上蓋公園)、潛流濕地(僅限于大學城濕地)、表流濕地(僅限于大學城濕地)等。該項目采取例行考核、隨機抽查和公眾調查相結合方式進行:例行考核每月1次,考核水質監測指標、水體感官指標、污水主管道充滿度、積泥量和河道垃圾量;隨機抽查由河道管理部門和排水管理部門結合日常管理工作負責,主要檢查垃圾、水草、漂浮物、截污涵閘、井蓋及污水溢流口管理等,實行倒扣分制度;公眾問卷調查由業主或河道管理部門負責,每年進行一次,邀請環保志愿者和本地媒體共同參加,每條河流發放20份問卷調查表,實行倒扣分制度。
二、不同績效考核類型分析
以上三種績效考核類型各有利弊。
從整個系統的環?冃н_成角度,斷面考核的約束性最強,理論上會倒逼社會資本統籌本項目各項建設運營內容,確保運營維護質量達到PPP約定的績效標準。當然,這類項目所覆蓋的內容應該是系統的,或者說影響斷面考核的前后端環節均應捆綁打包在一個項目中,否則很難形成規模集成的效果。在各地治理黑臭水體重任在身的情況下,斷面考核是較為合理的類型。
分項考核中,有行業標準且運維質量易于評估的部分(如污水處理、污泥處理等)考核較為清晰;但采取打分制的部分(如水體維護、水面保潔、河岸綠化保潔、沿岸截污溝及河道設施維護等)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如果運維考核標準不具體、不易實施,將導致社會資本方和政府方難以達成共識。特別是我們注意到,個別地方此類項目把諸如道路、景觀等相關性較弱的內容也捆綁打包,項目規模較大、建設內容龐雜,可能導致社會資本不得不組成松散的聯合體進行投標,且整體績效考核難度加大、付費機制復雜化。同時,各分項績效考核指標合格,并不能保證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整體績效一定能夠符合政府及公眾要求。在部分帶有黑臭水體的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中,就出現即便包括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標、河道清淤工程運維績效打分合格,河道整體黑臭狀況并未徹底改觀的情形。個別冠有“海綿城市”字樣的PPP項目,各分項工程運維績效打分標準均有,但獨缺海綿城市本應具有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量化指標。
上篇:
下篇: